直播营销作为当下热门的营销方式,需遵循科学的流程与方法,才能实现良好的营销效果。本报告围绕直播营销的“五步法”设计、目的分析技巧、七大方式及策略组合等方面展开阐述。
明确直播营销的目的、整体思路、方式、策略选择及组合,为后续环节奠定基础。
主持人及现场工作人员按方案推进直播开场、互动、收尾等环节,确保直播顺利完成,因为观众仅能看到现场执行情况。
直播结束后,新媒体运营团队将涉及的图片、文字、视频等通过互联网继续传播,让未观看直播的粉丝接触到,实现效果最大化。
- 组织团队讨论,提炼经验教训,为后续直播提供参考。如2016年京东与360花椒直播合作的“双11”12小时直播秀,便依此流程设计,取得成功。
- 产品分类包括实物产品(如洗发水、手机、零食等)和教学表演等非实物形态。
- 从产品形态与成分(如形状、尺寸、构成成分)、产品功能与效果(如口味、操作性能)两大维度分析。例如手机超大屏,观看视频时是优势,携带不便则是劣势。
遵循SMART原则,即目标要具体(Specific)、可度量(Measurable)、能达到(Attainable)、现实(Relevant)、有时限(Time-bound)。如“直播当天微信粉丝增长3000个”符合原则,而“用直播提升生产效率”则可能违背相关性原则。
包括颜值营销、采访营销、明星营销、对比营销、稀有营销、利他营销、才艺营销。
消费者购买流程为听说、了解、判断、下单,企业需针对不同阶段采取对策:推新品、讲产品、提口碑、促销售。不同直播方式下营销重点不同,如明星营销在推新品、提口碑、促销售方面效果较好,对比营销侧重讲产品和促销售。例如2016年里约奥运会期间,伊利采用“明星营销+颜值营销”,提升了产品口碑与销量。
影响直播效果的因素包括人物、场景、产品、创意等,企业需对这些因素进行策略组合,以达到最佳的直播营销效果。通过对产品、用户的精准分析,选择合适的直播方式,并在各个环节做好策划、执行、传播与总结,才能让直播营销发挥最大价值,助力企业实现营销目标。